听见林老大嘴里开始反复念叨着养猪的一些事,林立文忍住笑,又道:再不行,还有儿子我在呢!
    林老大:诶,诶!
    待到了县城后,牛车先停在了林二姑店门口拴好,随后林立文和林老大才步行去了县衙。
    听闻俩人所来目的后,守卫又接过户籍仔细瞧了瞧,最后目光落在了林立文身上,问道:你便是那位善制农具的林家大郎?
    林立文点点头:对,是我。
    那你且先在这等着。守卫态度一下就好了起来,还笑着对他说道:我这就进去帮你通传。
    做好了要多费一番口舌心理准备的林立文,没想到事情会办得这么的轻易,于是连忙道谢:有劳了。
    守卫进去没等多久便又出来了,然后领了两人进去。
    待见着林立文和林老大被带进来后,王县令态度和善的冲着两人摆了摆手,免去他们的礼节后,一脸高兴的说道:听闻大郎近日又想出两样好使的农具,还被乡民们称之为开荒神器!
    林立文忙道:只是比较适合于荒地使用而已,算不得神器。
    既能适用于荒地,使乡民们开荒之难变易,便当得上神器二字!王县令还高兴的说道:最近乡民开荒之数多矣!
    虽大家开垦的荒地亩数皆不多,但架不住前来报备开荒的户数不少。因为不止林家村的村民们动了心思跑去开垦荒地,一些从外乡跑来看热闹的村民们在试用过后,其中也有动了心思定制好农具后跑去开荒的。
    于是最近这短短一月时间里,县衙户房那边登记的开荒之数竟已超过了过去两年之和!
    要知道朝廷考较他们这种地方官员的政绩里,其中很重要的两点就是人口和赋税。其任下百姓开荒越多,往后朝廷能征收的赋税也就越多而这些,也都将成为王县令的功绩!
    最关键的还有一点,老百姓因为非常信任林立文,于是定制农具和开荒之事全都是大家主动自发的去追随。最后官府这边是功绩有了,还用不着他们在其中费一丝一毫的力气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县令再见着林立文时,态度如何能不友好。
    连着夸了林立文好一番后,王县令才说到养猪的事情上:当真喂食四月便增肥一倍有余了?
    正是如此。林立文躬身回道:故今日特意前来上报大人。
    王县令立即问道:猪现可还在?
    意思是问这猪是否还活着。
    只有猪还尚未被宰杀,这事才不会有作假的可能!
    林立文便回道:当日得了大人的吩咐,我等自是不敢随意宰杀。
    好!王县令脸上一下就有了笑意,想了想后说道:唔,今日你先回去,待过两日得闲后,本官再前往林家村。
    这对林立文来讲,是再好不过了!
    其实来之前,林立文还曾想过,王县令到时候会不会让他直接把猪献上来。
    须知古代阶级分明,尤其是官身和平民之间,老百姓是处于绝对的弱势群体,历来只有听从的份。就好比之前的耧车,王县令只需开一句口,林家就只能老老实实上交,且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怨言。
    所以王县令要是真让林家献猪,那这头猪林家就得完完整整的送来。虽说依着王县令之前的作法,瞧着不像是会白占的那种贪官。但林立文喂养这猪的初中便是他馋肉了,若是献上去的话,他岂非一口肉都吃不上?
    好在的是,王县令显然并没有这个打算。而且几次交道打下来后,林立文发现王县令为人还算公道,对老百姓和民生上的事,也很是关心,算是个很不错的父母官了。
    从县衙回去后,林立文便把王县令过几日要来林家村的事与家里人说了。
    林家众人立刻就忙活起来了。
    忙什么呢?
    一家子忙着打扫家里卫生,清理猪圈不说,林老太和林周氏还有林杨氏三婆媳还烧了满满一大盆热水,用干稻草打湿后给猪刷了个澡!
    林立文是劝都劝不住,林老太还说他:大郎你不懂!猪肮脏,小心到时候会有味道冲撞了大人。
    怕天冷,猪用稻草搓洗过后会生病,她们又拿干草把猪身上的水渍擦得干干净净的。于是等到王县令带着人来瞧猪时,差点没被猪那层过于干净的猪皮给惊了去!
    主要也是因为这年头老百姓需下地干活,自己收拾都一般,然突然出现这么大一头被清洗的干干净净的大肥猪便格外的打眼了。
    然虽说夸张是夸张了些,效果还是有了。最起码王县令一瞧见猪后,脸上的笑容就又深了几分。
    最后把猪四肢一绑,一群衙役合力抬起猪上秤称重。然后只听那看秤的随从钱三大声喊道:大人,这猪竟有一百四十六斤重!
    古代半斤为八两,等于这头猪换成林立文所熟悉的现代斤两便是两百三十三斤左右。这数目与他估算的差不多,因此林立文神色便显得很是平静。
    但在这时候,绝对是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围观的村民们顿时哗然一片,便是日日喂养着猪的林家其余人,在具体斤数报出来后,也惊到不行。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