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大家情绪稍微稳定些后,接下来就开始杀猪。
    一般杀猪,刀子捅大动脉或者是心脏,但都需得一刀扎准位置结束猪的生命,这样猪受到的痛苦也是最小的。
    于是只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血就汩汩的流了出来,流进了底下放着的大木盆里。
    谁知一个木盆不够,后面林老太又赶紧拿了一个盆来。最后待两个大盆都快装满时,猪血这才滴干净。
    这光是猪血,怕不就得有十来斤了。人群里有村民小声道。
    同之前一样,这村民口中的十来斤,换成现代斤两就是十六斤。这对于一头两百来斤的猪来说,出血量属于正常范围。
    猪血放完后,便是烧开水烫猪刮毛,然后再破开猪肚子,开始正式分割猪肉。
    林立文就瞧见王县令带来的杀猪人,拿着刀先把猪头割下,然后动作十分小心的放置在了一旁的空桌上。
    一开始,林立文其实并没有把这个动作放心上。
    他只以为是这年头大家还未见过能养得这么肥的猪,那杀猪之人才会如此的注意。
    世人也确实未见过。
    猪肉被分割开后,里面那一层层白白的肥肉更是把围观村民们的心都晃动了。
    这猪怎的会这般肥硕?我瞧着这最肥处的猪膘怕不得有两寸往上了吧?(注1)
    我瞧着怕不止呢
    现代人喜瘦不喜肥,然而在古代,老百姓却更喜爱肥膘。此刻若不是顾忌着王县令和一干衙役在,只怕村民们早朝着那些肥肉围过去了!
    万没想到,大郎连养猪都能养得这般的好!王县令瞧着那颗硕大无比的大猪头,也如跟看宝贝一样的看着。
    眼神还亮的有些惊人!
    林立文这时终于觉察出一丝不对劲了。
    而这时猪也杀完了,最后由王县令来决定如何分猪。如一些猪血,猪内脏还有猪蹄,猪尾巴之类的东西自是全都留给林家的。余下的那堆猪肉,王县令只要走了一半,也给林家留了一半。
    唯有那颗大猪肉,只见王县令一面双眼发亮的盯着它,一面用略带惋惜的语气说道:若早知大郎还有这等好本事,当初便该将这猪一起上报待圣上瞧见后,想必会龙心大悦
    林立文听到这,越来越觉得有哪不对劲了。
    虽说用饲料养猪的法子在这时候确实能惊人一把,但王县令的意思他听着总觉得有哪怪怪的。
    果然!
    紧接着,林立文便听见王县令对他说道:大郎,你既有这般养猪的好本事,那本官便交于你一任务。待明年官府交于你两头猪仔你可务必要保证,到那时猪头也能养得如此肥硕!
    林立文差点以为他耳朵出现了幻听!
    要不然他怎么会听见,王县令居然让他明年给皇帝献猪头?!!!
    第26章 神物曲辕犁
    林立文在脑海里试着想象了一下,自己来年抱着一个大猪头献给皇帝的场景,顿时只觉得惊悚无比。偏周围并无一人觉得此事有何不妥之处,不少村民们甚至还用一种异常羡慕的眼神朝着自己看了过来。
    而林家众人更是犹如后世那些陡然中了五百万巨奖的彩民一般,喜不自胜了。
    林立文皱着眉头想了下,突然想到古代人好像把猪定为六畜之首。因此,在祭祀时所需的祭品里,也是以猪头为首的。
    所以猪头在这里象征的意义和地位,其实都是很高的,反倒是他刚刚受了现代一些思想的影响了。
    王县令此刻得了这么肥硕的一颗大猪头,还心情极好的嘉奖了林立文一笔赏钱。
    竟然比上一次那几样农具的嘉奖还多了许多!
    林立文心情顿时颇为复杂了起来:多谢大人嘉奖!
    钱财多了许多他自是高兴的,可另一方面,林立文更觉得唏嘘和难言的沉重。
    说起来,王县令这几次的表现在林立文看来他是很关心民生的。可越是这样,越能反应出更大的问题。
    在这个年代,阶级等级的差距真的不仅体现在了人与人之间,甚至还因此使得一些物品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一个猪头为何能有这样高的地位?说白了,还不是一些上层阶级赋予它的。
    上层阶级觉得猪头尊贵,它身价便高。而众多的平民老百姓,显然在上层阶级眼中的地位是低下的。
    把心里涌起的这些情绪压下,待平复了些,林立文便对王县令说他还想出了一好使农具,想要献给王县令一瞧。
    王县令很是高兴的问道:是何好使农具?
    林立文:一种可用于旱地和水田的翻地农具,使人劳作时能轻便又省力。
    这样农具便是后世很出名的曲辕犁。
    曲辕犁是在林老二服徭前就做好了的,摆在家里一直没用,直到今天才拿出来则是因为林立文仔细盘算过。
    在农事这一方面,专业学校毕业后又回乡搞过现代化种植的林立文,不仅拥有很多超出这时代的知识,实践方面他也不差。
    可这里毕竟是阶级等级分明的古代,林立文若只是一直搞一些农具上的发明倒也无妨。但他不仅想要开荒种田,更要把荒地变良田,让地里作物丰产到了那时,自然就会招来许多另一阶层的目光。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