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种变化,林立文自是不觉得什么。便是杨越赵武也都已经习惯了。想当初,他们可是还一路护送林立文从北地跑去了西州。
    虽说西州干旱荒凉,但是沿途却并不是。
    只是这对于从未离开过北地京城的姜旭来讲,可谓是大开了一眼见。
    此刻姜旭脑海中更是想到了林立文曾经在授课时讲过的一句话:我无比盼着有一天,你们从我这里离去后,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艺,培育出过去所没有的优质良种,也能让过去所无法种植的作物,遍布我皇朝的每一个地区。
    如这般的宏愿,那时候的姜旭并不敢去幻想的。但是却不得不说,林立文当时的话戳动了他的心。
    之后被分派到京城辖下官田里,去负责新粮种的育种试种的那一次经历,更使得姜旭此刻心中更滋生出了一种想要去到皇朝各地走一遍的欲望。
    这股欲望来得太强烈,以至于姜旭的脸都因内心突然升起的这股澎湃激情而有些泛红了
    待到姜旭终于舍得将脸从马车外面的景色上收回来时,此时两边的脸颊已经变得冰冷一片了。不过他脸上那股兴奋的神色非但没有消退,反而越发的明显了。
    夫子。姜旭突然唤了林立文一声。
    林立文笑着看向他:何事?
    我听闻夫子还曾去过牧州与西州可否与我讲讲这两地的一些事情?姜旭双眼渴望的看向了林立文。
    这有何不可。林立文笑道。
    他在这马车上也无事,与姜旭说点话也好打发时间。
    林立文便又问道:你想知晓什么?
    我曾听闻,西州之地甚为干旱还曾听闻牧州却温暖多雨水姜旭一开口,便直奔两地的气候。
    确实是这样林立文一边点着头,一边继续与姜旭详细的解说了起来。
    然后林立文的这一番解说,不仅没解了姜旭的好奇心,反而让他对这些地方更为上心了,甚至还在林立文讲解完一番后感叹道:也不知我有没有机会走上这么一遭
    若有心,自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去得。林立文言道。
    比如这一次。
    农学班里虽背后有主家的学子占据了绝大部分,但自由身的学子也是有十二人的。但是这十二人里,最终选择跟林立文一同去往益州的却只有姜旭一人。
    林立文想起这些也并非是在埋怨那选择留在京中的十一人,而是对于姜旭的有心而忍不住生出了些感慨。
    此次姜旭与他同去益州赴任,西州那地暂时是去不了的。但是在路途中,他们却需得穿插过牧州两个县城。
    也因着时间比较充裕,所以他们这一行人的脚程并不算很赶的。然后在他们行走了四十多天的时候,林立文他们便踏入了牧州地界。
    算了下时间,此时已经是冬月下旬了。
    这个时候的京城,早就降落起了大雪,使得人一眼望过去,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但是在进入牧州之后,姜旭却连一丁点雪的踪迹都瞧不见。
    果然如夫子之前说的那般,都这个季节了,牧州这地竟然还不下雪!姜旭忍不住惊呼道。
    林立文此时也如姜旭一般的,大半个身子都伸出车窗外,瞧着外面的景色。
    说起来,林立文也已经有六七年未曾回来过牧州了。
    即便林立文是穿越而来的,但对于在这个世界上第一眼所看到的地方,林立文对他还是有些许不一样的感情在的。
    而在进入了牧州之后,距离益州便真的不远了。
    在进入益州地界时,他们正好是行走到第五十日。
    此刻益州这地方给人的体感温度上,是比之前穿插过的牧州的两个县城来得还要温暖些。
    当然这也跟林立文他们穿插的县城有关,这两个县城是属于牧州的偏西北方向的。毕竟牧州疆域面积也并不小,比如一南一北的衡县与江县,气候上差别也大着呢!
    不过这也说明了,益州在气候上确实是属于比较温暖的地方。
    而在繁华上,别处林立文尚且还不大清楚,但是益州府城却还是不错的。
    他们一行人光是在城门口排队,便排了好长一段的时间。待到进入城内后,入目可见的便是整齐而又宽敞的街道上,行人车辆甚多。
    益州也不愧是整个皇朝茶叶生产量最多的一个城市,他们一群人在里面走了一段路后,来到了另外一条街道。而这条街道的两旁竟能看到好几家较大的专门售卖茶叶的茶坊。
    这在别的城镇可是极难见到的。
    因为茶叶作为时下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朝廷一直是将它与盐铁放在一块去进行管控的。
    寻常商者便是想做这茶商,那还需得先弄到资格才行。
    因此林立文只需看一眼便知晓,能在这府城里开得起茶坊的商铺,必然是在益州拥有着较深的背景。
    第162章 不舍
    既然是来益州负责茶树种植的,林立文便决定先下来瞧一瞧。看一看这益州府城的茶坊,也了解一点茶叶售卖的情况。
    于是林立文便让杨越和赵武选了一家茶坊,在其门前将马车停了下来。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