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雄,你说的是真的吗?”
    “嗯,父亲临终时将一些事情告知了我,他们已经藏匿了有十三年之久。”
    “你要如何应对?”
    “引蛇出洞!”
    “那你岂不是很危险!”
    “我已然觉悟,继承父亲意志的觉悟。”
    “那我能为你做什么?”
    “我需要·······”
    李世民站在太极宫前,望着吴广雄离开的背影。
    如同二十八年前那一幕再现。
    只是少了两个人。
    ······
    贞观二十年。
    吴赖被李世民追封为武阳候,赐予李姓。
    同年李广雄继承父亲的爵位。
    并被李世民破格提拔为循州刺史,统领循州行政管理。
    同时将循州州府更名为海丰县武阳。
    待武阳城的刺史府修建落成,再进行交接上任。
    至此,李广雄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是虎口夺食呢?
    还是羊入虎口!
    很快吴赖家被唐太宗李世民授封爵位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武阳。
    一时间吴家在武阳的风光无限。
    武阳的各地官员、富商、名门望族及有识之士均前来道喜。
    有送银两的、有送家具的、有送字画的、
    更有号称武阳第一富商的姜叁。
    购置了一套城中的豪宅送于武阳侯李广雄。
    也有因眼红而心生妒忌的,李广雄自己也心如明镜。
    这一些人,有的是因为自己有了权势来巴结自己,也有真心来祝贺的。
    数月后。
    武阳城,武阳候李府内。
    “父亲,孩儿已经实现了第一步。”
    李广雄的话音在书房内回荡,带着一丝坚定和自豪。
    “有了权势,就可以在武阳与黑暗势力对抗。”
    李广雄坐在书房内喃喃自语。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决心。
    仿佛已经看到了武阳城未来的光明。
    “老爷,父亲留给你的遗物,我就归还于你。”
    钟氏的声音打断了李广雄的沉思。
    她手中拿着一个精致的盒子,说话间就把盒子置于书架上。
    “先前暂时替代你保管,谁知因诸多事宜耽搁了这么久,现在物归原主。”
    钟氏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但更多的是对李广雄的关怀和支持。
    与李广雄交谈几句,不多时便退了出去。
    留下李广雄独自一人坐在书房内。
    此时他目光落到书架上的卷轴盒。
    才发现自己至今都没有打开卷轴,看看里面到底记载了什么东西。
    由于忙理父亲身后事,赴京赶考、乔迁新府等等诸多事情耽搁了。
    随即打开吴赖留下的卷轴,想要窥探其中秘密。
    只见卷轴中夹带的一幅地图,掉落在书桌上。
    李广雄拿起图纸,不禁感叹。
    “这是?”
    定睛一看。
    是一幅十三年前武阳城的设计图纸。
    看着眼前这一张城池图纸。
    陷入久久的沉思,以至于无暇顾及卷轴内容。
    当务之急,还是弄清楚此图纸的由来。
    为什么父亲会设计一张城池修建图纸?
    要知道其中的缘由。
    必然要寻找到当年知情的人。
    李广雄此时想到了一个人,而且就在自己身边。
    随即迈步朝屋外走去。
    李广雄身高约有六尺(唐尺按1尺=30.07cm计算),体型匀称,面容刚毅。
    他的脸庞线条分明,眉宇间透露出坚毅和果断。
    一双明亮的眼睛深陷在眼眶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头发乌黑浓密,整齐地束在头顶,扎成一个简单而利落的发髻。
    胡须修剪得整齐得体,给他增添了几分威严。
    穿着朴实无华。
    快步穿过宽敞的走廊。
    迫切的心情使得李广雄,无暇顾及府中侍从们的行礼问候。
    不多时。
    在别院‘静心亭’里找到一老者,年约六旬。
    “广雄,什么事这么匆忙?”
    “陈叔,您帮我看看,这一张图纸是不是我父亲留下的。”
    李广雄手中拿着图纸来到老者面前。
    此人名叫陈舟,吴赖的学生之一。
    现在是李府的管家。
    陈舟接过图纸,脸上浮现耐人寻味的表情。
    “你这是从何而来的。”
    陈舟询问,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严肃。
    “这是从父亲那一幅卷轴里发现的。”
    “噢!原来如此。”
    陈舟恍然大悟,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明了。
    然后。
    他再次仔细地观察起图纸来。
    “这张武阳城图纸上标注的是什么?”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陈叔,那你跟我说说这图纸的来历!”
    陈叔起身往别院方向走去。
    李广雄紧跟着他。
    陈叔随即诉说起往事。
    “据说,当年朝廷派来,重新修建城池的官员。”
    “在设计图纸上遇到了棘手的问题。”
    “具体是什么问题我不得而知。”
    说话间,二人穿过走廊,便来到别院阁楼下。
    “只知道新来的县令。”
    “在武阳地界,寻找奇能异士来破解。”
    “你父亲当时在李刚城主的推举下,得以参与到此事中来。”
    二人扶着栏杆,一前一后相继往上走。
    “所以才有了你手中,这一张武阳城图纸。”
    陈叔捋了捋胡子,看着图纸。
    不禁感叹岁月如梭。
    “要知道事情的详细经过,有必要去县衙府查找卷宗。”
    李广雄听着陈叔的诉说。
    心中盘算有必要去一趟县衙,查看卷宗才能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然后话锋一转。
    “那当年的事件······”
    “这就要追溯到十三年前那一场浩劫,这你应该知道吧!”
    “知道,当年父亲让我留在村里保护村民,以防海寇会出现袭击村子。”
    陈叔迈着步伐往上,大气都不喘向李广雄娓娓道来,可见其身体相当硬朗。
    “不错!那一年海寇肆虐武阳城,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武阳城差一点沦陷,幸亏有你父亲与我及时搬来援军,才解救了武阳城于水火之中。”
    “那一场战役过后,武阳城满目疮痍,百姓生离死别,无家可归。”
    不多时,二人登上别院最高处。
    “你知道那一场战役的始作俑者是谁吗?”
    “并不知道!”
    李广雄不知道是何人所为,注视着陈叔,等待他的答复。
    “那人名叫汪武!曾经是隋朝一名军官。”
    “谈及此人要追溯到更久以前。”
    “那时候还是隋朝末期动乱的年代。”
    “隋朝末期616年,战乱四起。”
    “汪武为躲避追兵带着一家逃亡。”
    “从洛阳一路往南逃,一大家族上百人逃到循州时,只剩下汪武父子三人。”
    “他的孩子一个十二岁,一个十岁。”
    “大儿子在五华县一带走散。”
    “汪武迫于形势危急,只好带着小儿子一路逃到海丰县武阳。”
    “不久他们父子二人,便在武阳一带海域当起海寇。”
    “之后他们策划了一场,攻占武阳城的阴谋……”

章节目录

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苜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苜年并收藏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