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四合院保护与开发?
第815章 四合院保护与开发?
京城到底有多少四合院?
没有人说得清。
根据清乾隆时期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看,当时共有大小四合院26000多座。
斗转星移,到了20世纪80年代,据京城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统计,京城约有6000多处四合院,其中保存较完整的有3000多处。
作为有800多年历史的古都,京城历史文化的构成有两个方面:帝王文化和市井文化。
帝王文化的载体是故宫和众多坛、庙、陵、园、府。
而市井文化的载体就是胡同、四合院。
可以说,京城的胡同、四合院和故宫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四合院肇始于元代,发展成熟于明清两代,清中期渐臻完善、步入巅峰。元朝定都京城后,开创了京城城市建设的新纪元。作为当时举世闻名的大都市,元大都的建设包含有大规模的民居,胡同和居住的院落成为元大都的基本内涵。
当时有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
这‘百万家’便是京城四合院。
清末、民国和共和国成立后,伴随巨大的社会变革,特别是当代城市现代化建设,四合院的物质形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刘韬觉得,四合院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不管是研究古建筑,还是研究历史,亦或者是从京城的文化而言,这里面的价值都是巨大的。
他认为,这里面不但要保护,同样也要开发。
在会议上,刘韬找上了京城方面。
“你们盘山集团真的愿意投入重金保护四合院?”京城方面的领导惊喜不已。
京城自然也认识到四合院的价值,但是为了如何保护四合院,也是费尽脑筋。
四合院的保护,可以说是最让京城头疼的事。
盘山集团愿意进场,那是再好不过。
但凡有所了解,都知道盘山集团富可敌国,拥有雄厚的财力。
“不仅仅是保护,更是要开发,单靠保护是只有投入没有收益,难以持久!”刘韬说道,“不过在此之前,我得先了解,目前京城到底有多少四合院,分布如何?”
虽然说80年代的时候统计一回,但是统计的标准是什么,现在最新数据是如何,这些刘韬都不知道。
陈同笑道:“这事简单,我把负责人叫过来,一问便知。”
随后,就见陈同拿起电话,拨打了一个电话:“我是陈同,让谭飞同志来我办公室一趟。”
趁着这个时间,陈同跟刘韬介绍谭飞。
谭飞,是现在负责城市建设规划这块,当年京城四合院统计的时候,谭飞是负责人,亲自带队去做这件事。
可以说,目前市里面,对四合院数量、情况最了解的人,就是谭飞了。
“刘韬同志,你打算要如何开发四合院?”陈同好奇问道。
刘韬说道:“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可以开发成景区,作为旅游景点,以收门票为主,每年收到的门票应该可以用于维持运营、养护;一部分开发成住宅,应该会有不少富起来的人买用来居住,比如我住的就是一座四合院,居住起来还是很舒服的。最后一部分,则是可以供商业运行,可以租给人开店铺,如茶店、衣服店、餐饮店等之类,每年可以有一部分租金收入。”
刘韬对于古街的热闹以及生意火爆印象是很深刻的。
可以说,这部分是大有可为。
“不过要做这事,得把除单位办公地点以外的四合院,尽数买下来!”刘韬说道。陈同感慨道:“那可是要不少钱,现在连一个大杂院,都得很多钱,而且人多关系复杂。”
“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刘韬笑了笑说道。
陈同一怔。
随即哑然失笑。
这里面要的钱很多,就是京城都拿不出这么一笔钱,这些年京城的财政收入增加很多,但是每年京城要做的事情同样也很多,能够给四合院保护的钱都是硬挤出来的。
但是这笔钱对于盘山集团而言,只是属于小儿科的。
就在两人聊着关于四合院的时候,谭飞进入办公室。
“领导好!”谭飞连忙道。
“谭飞同志,你来介绍一下,现在京城四合院的情况,现在京城四合院到底有有多少?”陈同说道。
谭飞说道:“目前整个京城四合院共有6000座,其中保存完好的3500座.”
“谭飞同志,我问一下,统计为四合院的标准是什么?”
谭飞说道:“入选统计的四合院有严格的标准:必须是民居,皇宫、王府、寺庙不在范围内;必须是四合院的建筑结构,‘四梁八柱’,院落完整,包括正房、东西厢房以及倒座房。”
刘韬顿时有数了。
这意味着大杂院以及很多破败的四合院,不在统计范围内。
随后,刘韬又了解了一下,拥有产权的四合院有多少,没有产权的四合院又有多少。
后面刘韬和陈同达成一致意见,那就是由盘山集团和京城市一起组建一个公司——京城四合院开发公司,用来保护、开发京城四合院资源。
盘山集团出钱,京城市出力、出地。
双方初步达成的方案,便是采用两种补偿方式。
一种是现金赎买,按照不同地方、面积、保存程度等等,制定不同的单价标准,只要愿意卖的便一律买下来。
一种是安置方式,便是建设一大批安置房,按照不同情况不同的换置比例进行置换。
当然,两者也可以配合使用。
刘韬相信,通过这种方式,起码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愿意。
至于剩下百分二三十的人,便是需要采取特殊手段了。
第二天,这件事便上会了,通过京城市的会议,有了正式批文。当天下午,‘京城四合院开发公司’便注册完毕。
盘山集团持股占比70%,京城市持股占比30%。
双方的动作很快,在刘韬离开京城的时候,公司的办公地点已经定下来,牌子已经挂上去,京城市调来的人员已经到齐。
刘韬从盘山集团调来了‘林振华’,林振华是当年刘韬担任盘山机械厂的时候便担任他的秘书,后来调往底下公司任职,目前是在京九铁路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此次被他调来担任‘京城四合院开发公司’总经理。
既然盘山集团在‘京城四合院开发公司’持股70%,总经理自然由盘山集团的人来出任。
此次林振华,也算是升了一级,跨出重要一步,正式进入高级干部行列。
(本章完)
京城到底有多少四合院?
没有人说得清。
根据清乾隆时期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看,当时共有大小四合院26000多座。
斗转星移,到了20世纪80年代,据京城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统计,京城约有6000多处四合院,其中保存较完整的有3000多处。
作为有800多年历史的古都,京城历史文化的构成有两个方面:帝王文化和市井文化。
帝王文化的载体是故宫和众多坛、庙、陵、园、府。
而市井文化的载体就是胡同、四合院。
可以说,京城的胡同、四合院和故宫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四合院肇始于元代,发展成熟于明清两代,清中期渐臻完善、步入巅峰。元朝定都京城后,开创了京城城市建设的新纪元。作为当时举世闻名的大都市,元大都的建设包含有大规模的民居,胡同和居住的院落成为元大都的基本内涵。
当时有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
这‘百万家’便是京城四合院。
清末、民国和共和国成立后,伴随巨大的社会变革,特别是当代城市现代化建设,四合院的物质形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刘韬觉得,四合院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不管是研究古建筑,还是研究历史,亦或者是从京城的文化而言,这里面的价值都是巨大的。
他认为,这里面不但要保护,同样也要开发。
在会议上,刘韬找上了京城方面。
“你们盘山集团真的愿意投入重金保护四合院?”京城方面的领导惊喜不已。
京城自然也认识到四合院的价值,但是为了如何保护四合院,也是费尽脑筋。
四合院的保护,可以说是最让京城头疼的事。
盘山集团愿意进场,那是再好不过。
但凡有所了解,都知道盘山集团富可敌国,拥有雄厚的财力。
“不仅仅是保护,更是要开发,单靠保护是只有投入没有收益,难以持久!”刘韬说道,“不过在此之前,我得先了解,目前京城到底有多少四合院,分布如何?”
虽然说80年代的时候统计一回,但是统计的标准是什么,现在最新数据是如何,这些刘韬都不知道。
陈同笑道:“这事简单,我把负责人叫过来,一问便知。”
随后,就见陈同拿起电话,拨打了一个电话:“我是陈同,让谭飞同志来我办公室一趟。”
趁着这个时间,陈同跟刘韬介绍谭飞。
谭飞,是现在负责城市建设规划这块,当年京城四合院统计的时候,谭飞是负责人,亲自带队去做这件事。
可以说,目前市里面,对四合院数量、情况最了解的人,就是谭飞了。
“刘韬同志,你打算要如何开发四合院?”陈同好奇问道。
刘韬说道:“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可以开发成景区,作为旅游景点,以收门票为主,每年收到的门票应该可以用于维持运营、养护;一部分开发成住宅,应该会有不少富起来的人买用来居住,比如我住的就是一座四合院,居住起来还是很舒服的。最后一部分,则是可以供商业运行,可以租给人开店铺,如茶店、衣服店、餐饮店等之类,每年可以有一部分租金收入。”
刘韬对于古街的热闹以及生意火爆印象是很深刻的。
可以说,这部分是大有可为。
“不过要做这事,得把除单位办公地点以外的四合院,尽数买下来!”刘韬说道。陈同感慨道:“那可是要不少钱,现在连一个大杂院,都得很多钱,而且人多关系复杂。”
“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刘韬笑了笑说道。
陈同一怔。
随即哑然失笑。
这里面要的钱很多,就是京城都拿不出这么一笔钱,这些年京城的财政收入增加很多,但是每年京城要做的事情同样也很多,能够给四合院保护的钱都是硬挤出来的。
但是这笔钱对于盘山集团而言,只是属于小儿科的。
就在两人聊着关于四合院的时候,谭飞进入办公室。
“领导好!”谭飞连忙道。
“谭飞同志,你来介绍一下,现在京城四合院的情况,现在京城四合院到底有有多少?”陈同说道。
谭飞说道:“目前整个京城四合院共有6000座,其中保存完好的3500座.”
“谭飞同志,我问一下,统计为四合院的标准是什么?”
谭飞说道:“入选统计的四合院有严格的标准:必须是民居,皇宫、王府、寺庙不在范围内;必须是四合院的建筑结构,‘四梁八柱’,院落完整,包括正房、东西厢房以及倒座房。”
刘韬顿时有数了。
这意味着大杂院以及很多破败的四合院,不在统计范围内。
随后,刘韬又了解了一下,拥有产权的四合院有多少,没有产权的四合院又有多少。
后面刘韬和陈同达成一致意见,那就是由盘山集团和京城市一起组建一个公司——京城四合院开发公司,用来保护、开发京城四合院资源。
盘山集团出钱,京城市出力、出地。
双方初步达成的方案,便是采用两种补偿方式。
一种是现金赎买,按照不同地方、面积、保存程度等等,制定不同的单价标准,只要愿意卖的便一律买下来。
一种是安置方式,便是建设一大批安置房,按照不同情况不同的换置比例进行置换。
当然,两者也可以配合使用。
刘韬相信,通过这种方式,起码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愿意。
至于剩下百分二三十的人,便是需要采取特殊手段了。
第二天,这件事便上会了,通过京城市的会议,有了正式批文。当天下午,‘京城四合院开发公司’便注册完毕。
盘山集团持股占比70%,京城市持股占比30%。
双方的动作很快,在刘韬离开京城的时候,公司的办公地点已经定下来,牌子已经挂上去,京城市调来的人员已经到齐。
刘韬从盘山集团调来了‘林振华’,林振华是当年刘韬担任盘山机械厂的时候便担任他的秘书,后来调往底下公司任职,目前是在京九铁路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此次被他调来担任‘京城四合院开发公司’总经理。
既然盘山集团在‘京城四合院开发公司’持股70%,总经理自然由盘山集团的人来出任。
此次林振华,也算是升了一级,跨出重要一步,正式进入高级干部行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