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那就试试父亲的刀锋利否!
    阳春三月暖风吹拂,皇庄的稻田随风轻摇。
    朱云峰和朱标坐在凉棚里,畅谈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遐想。
    “仔细想想,后世人说的没错,父亲眼界格局确实小了些,若是不兑换宝钞,对大明百姓伤害何其之大。”
    朱标用毛巾擦了擦脚上的泥巴,等伺候的宫女走开后,穿上鞋说道:“眼下虽然确实要付出许多代价,但朝廷的信誉得以保存,民心方能归附。”
    “太伯爷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是有自己的见底,这确实是寸步不让的事情,大明最重要的是保证国家信誉,不然以后寸步难行啊。”
    朱云峰蛐蛐朱元璋道:“说到底老祖宗其实更适合拿刀子砍人,他一个农民懂个锤子怎么当皇帝。这种国家发展的问题,还是得交由有远见的人才行,比如太伯爷您。”
    “你这话说的,还有你嘛。”
    朱标嘴角含笑,虽说议论的是他父亲,但不得不说的是,对于他父亲的政策安排,确实不敢苟同。
    “我就赚点小钱钱就行。”
    朱云峰嬉皮笑脸地道。
    说到底,这废除宝钞制度涉及到的是他的钱袋子。
    金银兑换,大明这边兑得多,他才赚得多。
    要是不换宝钞的话,哪还需要银币?
    所以对朱云峰来说,换宝钞是一件好事。
    对大明百姓来说,也是件好事。
    对整个大明朝廷来说,短时间内是坏事,但长远来看更是好处无穷。
    别看大量的宝钞兑换,需要老朱将所有得到的金子,以及现有的白银全部拿出去换成黄金,兑成银币回来。
    再把这些银币换成跟废纸没什么区别的宝钞,导致国库在很长一段时间将严重缺钱。
    然而宝钞换成银币之后,通货膨胀就会迅速消弭。
    民间贸易热忱也极速高涨。
    换来的是商品流通,经济发展,之后丝绸、瓷器、茶叶等传统产业会很快恢复。
    虽然这个时期欧洲正处于鼠疫大爆发时期,航海时代尚未开始,往欧洲去做贸易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但本身明初商品经济还未恢复,内循环自己都不足,何况亚洲地区,日本、朝鲜、东南亚,都是可以贸易的好地方,产金区多的是。
    所以现在换宝钞对朝廷的国库确实会造成很大影响。
    可十几年,二十几年后,大明的经济发展将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而目光如果放长远点,那就是功在十年后的大好制度。
    “那你认为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兑换?”
    朱标又问。
    “现在肯定不行,我的产能没那么大,将近十亿的兑换量太恐怖了,老爷子真是,这么疯狂印钱。”
    朱云峰摇摇头道:“我算了一下,以现在的工业能力,搞大点每个月几千吨,甚至几万吨都能做,但你知道我们国家一年的白银产量是多少吗?”
    “多少?”
    “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前年是1.63万吨,大前年是2.68万吨。”
    “这算是多还是少?”
    朱标对这个东西没什么太大的概念。
    他不清楚别的国家产量。
    “算多的了,现在白银主要用于电子、化工和医药等行业,首饰方面渐渐被珠宝、钻石、黄金取代,消耗的白银很少,所以白银储备再大,也很少有人会主动去开采,往往都是冶炼其它矿产时候分离出来的副产品。”
    朱云峰说道:“我们作为工业大国,本国的白银产量完全足够,所以每年都会大量出口白银,即便是进口也是进口白银粉,通过加工变成高纯度白银产品出口出去,这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国目前的白银完全满足不了大明的需求。”
    朱云峰说道:“我们一年进出口才几千吨白银,4000吨白银相当于大明1.07亿两,要想弥补老祖宗大量印钞带来的后遗症,至少得要个5-6亿两吧,那就得2万吨以上。
    “我们那么大体量的国家一年产能才那么点呢,大部分白银都要用于工业,如果把那么多白银都弄过来,我国就会出现白银缺口。”
    他指出关键问题道:“而且一克7块钱,一吨就要700多万,4000吨白银,相当于280亿我们那的钱,这么恐怖的贸易量,一定会引起国家的关注。”
    严格来说,我国白银产量并不算低,在全世界能排在第一。
    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矿业开采量,每年约4000-6000吨左右。
    另外一份则是工业副产品。
    得益于我国夸张的工业能力,通过铝、铜、铅等矿产冶炼,一年光白银副产品都能达到一万多吨。
    基本上一年产出,两万多吨,相当于7亿多两白银。
    而据说清朝从明朝那继承了大量白银,又继续贸易,到晚晴的时候全国白银储备为4.9万吨,差不多是13亿两左右。
    刚好是清朝各种条约赔出去的银子总和。
    也就是说,我国现代的两年的白银产量就超过了整个明清六百年的白银储备。
    即便算漏了,那就再多加一年产量。
    放到古代这三年产量,随便扔给中华五千年任何一个皇帝,够他挥霍十辈子都不完。
    但老朱太坑孙子了。
    同体量的情况下,老美都不敢这么印钞。
    毕竟老美虽然衰弱了,可本身还是有一定工业以及金融加上美元霸权吸血全球兜底。
    考虑到狂印钞会无限降低美元信誉,老美也只能一步步来。
    可老朱才不管你这些。
    一年敢印几千万贯宝钞,甚至历史上洪武二十三年他印了9500万贯,接近一个亿。
    离谱。
    听到朱云峰的话,朱标也意识到自己老爹又坑儿子坑孙子了,皱眉说道:“那怎么办?”
    朱云峰想了想道:“慢慢来吧。我估计每个月能生产个几十吨就不错了,不过有个好消息是可以两手准备,产银币加白银直接输送。一个月就算只搞二十吨来,一年下来也有个240吨,差不多等于900万两白银。”
    “你这帐算得不对吧。”
    朱标挠挠头道:“240吨,不应该相当于640万两吗?”
    “忘记了我说银币是合金了吗?”
    朱云峰笑道:“一枚银币能省下30%以上的银,240吨就能省下70多吨,这70多吨还能造银币呢。”
    之所以要造银币而不能是钢镚子,就在于古代百姓只认金银。
    他们自己有检验金银的办法,你拿钢镚子出去,在国家信誉不太好的时候容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因而最好的办法还是以金银铜为信誉货币,把国家信誉拉满,之后再用纸币,而且还得要有金银作为锚定物,控制发行才能稳定经济。
    否则后果依旧是百姓对国家信誉怀疑,钢镚子拿出去不认。就跟朱云峰他们县里一样,一元硬币是不流通的。
    “原来如此。”
    朱标恍然大悟,随后欣喜道:“那一年就能送来900多万枚银币吗?”
    “嗯,以后再慢慢想办法扩大产能吧。”朱云峰点点头道:“说实话,这点产能在金属加工行业毛毛雨都不算,那些炼钢厂、矿业集团,铁矿、铜矿、铝金属、炼钢厂,每年产能都几百万上千万吨,但在白银行业,每年几百吨都有点扎眼了。所以只能一步步来,没什么办法。不过大明本身就有一定的白银,可以银币与白银共用,等恢复一定经济能力,去日本抢”
    “额”
    他迟疑了一下,还是决定文明一点说道:“买金银矿,作为商业大国,在海外买点矿产也是应该的事情。而且为了治安,在那里驻点士兵也很正常,你说对吧,太伯爷。”
    “不错。”
    朱标笑眯眯地道:“现在要灭了日本确实有很大难度,但如果拥有海军,威慑日本却是简单。”
    “那就一起努力吧。”
    朱云峰笑了笑,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晌午。
    春风拂面,东面不知道何时飘来一些灰色的云彩,让原本光明的天地暗淡了几分。
    这是要下春雨了呀。
    朱云峰忽然说道:“对了,这次来除了聊白银加工厂的事,还有件事。”
    “什么?”
    ~~
    朱标问。
    “你们要想在大明全方面推广高产水稻,化肥也少不了,现代化肥运不过来,就得大量成立土法炼肥工厂。”
    朱云峰说道:“土法炼肥我看了一下,原材料是腐烂的草木树叶、人猪牛羊鸟等粪便、熟石灰、动物骨灰、大豆、酵母、菜叶、粗砂等等,古代虽然也有堆肥的方法,但以粪便为主,方式也不科学,按我看的土法炼肥,弄出来的都是固体土壤肥料,不像粪肥一样弄成粪水不方便运输,我打算在这边成立公司,搞私营土法炼肥工坊,在太湖和洞庭湖周边府县大量开设。”
    “一定要私营吗?”
    朱标皱眉道:“是否能官营?这想来也能扩充一下国库。”
    “不是我想赚这点钱,弄起来经营的利润都给你们也无所谓,最主要的是,你弄成官营,贪不死你?”
    朱云峰挠挠头道:“说句实话,这算是个烂摊子,我宁愿自己不来搞,我现代公司那边还一堆事呢,给你们去搞就行,但你们能搞定吗?”
    官营炼肥工厂,可以参考大宋的官营茶叶榷场。
    大宋官营茶叶,官府从茶农那几文钱一两的价格大肆收购,转手卖几十文一两,其中的利润与朝廷三七分成。
    朝廷七成?
    错了。
    七成是官员们的。
    朝廷能得三成也得看他们的脸色。
    到时候大明拿了各种土法炼肥的配方,自己官营生产肥料。
    很大概率他们低价从农民手里收来粪便、骨灰、石灰、植物残渣之类的原材料,做成肥料再高价卖出去,然后做假账在里面大赚特赚。
    而且这算很低级的操作方式了,更厉害的比如明明收集了一千吨原材料,但他们却只报五百吨。
    剩下五百吨他们自己做成肥料自己卖,那赚得钱更多还不容易查到。
    除此之外,做好的肥料农民配额怎么分?
    搞不好他们根本不会卖给普通农民,而是转手低价卖给跟他们勾结的商人和地主,再由商人和地主剥削农民,他们再在其中分账。
    所以在古代搞官营贪腐的可能非常高。
    私营就不同了。
    虽然其中同样有风险,比如下面的掌柜、伙计搞事。
    但不怕啊。
    他是吴王殿下。
    官营榷场官官相护,官员们手中有很大的权力以及下面的人办事,想查的难度很高。
    私营小作坊查起来还不容易?
    那群掌柜、伙计一没后台,二没那么大能量。想从中牟利,直接送他们去坐牢。
    毕竟这些东西可是吴王殿下的私产,官员、作坊的工人、店铺掌柜、伙计手敢伸进来,朱云峰就有理由处置他们。
    所以在这一点上,私营其实比官营更方便。
    而且这也其实相当于皇室私产,半官营半私营的性质。
    朱标听了先是微微皱眉,片刻后舒缓下来道:“你说的有理,那这件事云峰就拜托给你了。”
    “唉,有的时候想想,这官当到多大才算大啊。我都吴王了,还得惦记着下面的人贪赃枉法,就是不知道明年春耕之后,又得掀起多大风浪哦。”
    朱云峰站起身来,学着朱元璋负手而立的模样,远眺南方一望无际的田野。
    “怕粮食多了,贪腐横行吗?”
    朱标问。
    “是啊,这粮食产量提升上来了,地主们可不高兴了,地主们不高兴了,官老爷能高兴得起来吗?”
    “嗯?这其中的道理又是什么?我不明白,难道粮食多了不好吗?”
    “当然不好,地主们可盼着天灾人祸呢。天灾多了,百姓就只能廉价卖地,地主们手里的地就多了。粮食产量上来了,百姓不用卖地,地主们会高兴吗?”
    “这其中居然有这般门道?”
    “或许是我想多了吧,可能也就只有大地主能看到这些,对于小地主来说,粮食多了能多赚钱肯定是高兴的。但大地主嘛”
    朱云峰摇摇头:“这大明,终究不是我们后世。”
    后世哪还有什么地主?
    耕地跟打工比起来,收益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可大明却不行,耕地是当时绝大多数百姓唯一能够生存下去的办法。
    因而地主阶级成为了当时最大的一股势力。
    别的不说,就说朱云峰家。
    当年他们祖上号称“陈半山”,名下有蓝沙镇大半的田亩,半个镇子的人都给他们家打工。
    那地怎么来的?
    还不是灾荒年月,自耕农过不下去,甚至小地主都被迫卖地。
    而老朱家有祖上逃难带出来的金银,也就有抗风险能力,灾荒年月融了金银低价把地买过来,渐渐的到了清末成了拥有数万亩田地的大地主。
    要是蓝沙镇风调雨顺,家家户户有余粮,就不存在卖地的情况,再有钱人家田地不卖你也没什么办法。
    所以大地主阶级不会因为粮食产量提高,多赚到钱而高兴。
    只会盼着天灾人祸多发生点,让地价便宜,他们可以像疯狗一样从老百姓手中把土地抢过来。
    听到朱云峰的话,朱标眼眸中杀意迸发。
    “若是如此,那就试试父亲的刀锋利否!”
    这可是明初洪武朝。
    不是嘉靖、万历、天启、崇祯朝。
    地主搞事。
    那就怪不得老朱挥起手中的屠刀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地窖里的朱元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玩蛇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玩蛇怪并收藏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