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耶,阿兄。”
张曦从正房的屋子里走出来,一眼就看到阿耶拿着一把扫帚朝大兄张昕打去,陈义上前都拦不住,偏大兄直直站着,连闪躲的迹象都没有。
她只得大喊一声。
随着她这一喊,陈义满脸惊喜,心头连念了两声阿弥陀佛,张婴手头上的动作,更是一滞,眼看着扫帚要落到张昕身上了,才堪堪停了下来。
大约停得太突然,力道掌握得不好,整个扫帚从张婴手中脱力而出,掉落到一旁的地上。
张昕早就做好挨打的准备,预料的痛没有传来,回头,只见小妹张曦一脸慌张,迈着小短腿,噔噔下了台阶,朝他们跑来。
身后还跟着一只小白猫。
不等他去接,阿耶已先一步跑过去,“阿眸,你慢点,别摔着了。”
张婴伸手把小女儿抱进怀里,才问道:“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在这里,你那些傅姆和乳娘呢?”
一旁的陈义忙地提醒道:“郎主,傅姆和乳母不允许进书房的。”
“阿眸还小,身边不能没人,她乳母胡月不识字,瞧着也是个老实的,以后阿眸进书房,就让她陪着。”
“郎主……”
“不用说了,就这样。”张婴没听陈义的劝说,直接定了下来。
“阿耶别打阿兄好不好?”
张曦瞧着刚才的阵势,还有刚才在屋子隐隐听到的争执,大体上也猜到了几分,于是攀着阿耶的脖子求饶道,“阿兄不听话,我替阿耶打他,给阿耶出气。”
说着,还特意举了举自己握成拳的小手,手背上尽是肉乎乎的小凹。
张婴一见小女儿这副与他同仇敌忾的小模样,不由笑了,心头的十分怒气,登时去的九分,他自来疼爱孩子,又膝下零仃,能做出打儿子的举动,实在是长子太过气人了,话赶话,赶得没了退步的余地。
让小女儿这一打岔,倒也彻底冷静了下来,回转头,斜眼乜了眼长子,“你要是真想去凉州,接下来几个月,就给我老实点,过了年后,你想走我不拦你。”
只是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
与其日日防着,他偷偷溜走,张婴想着,还不如放手,最多,趁着这几个月的时间,多给儿子准备些人手,派放在他身边。
对于阿耶的突然松口,张昕很是意外,不过,却是喜闻乐见,至少看到了离开洛京的曙光,一直挺立的脊背,微微躬了下来,朝着阿耶拱手作揖,应了声唯。
待在阿耶怀里的张曦,也同样松了口气,她还真怕阿耶不管不顾,还要打阿兄一顿。
自从阿耶不许阿兄去凉州,把他拘在秘书监,阿兄心头就憋着一股子气,专门和阿耶作对,隔三差五的,俩人就要吵上一架。
连阿娘劝阿兄,都不管用。
“瞧你这一身的酒气,赶紧回自己院子里梳洗,早些歇息,明日给我去秘书监,不许请假。”张婴对长子交待一番,亲自送了小女儿回正院的西厢房。
他听华
令仪说,阿眸识字很快,尤其练字更勤快,让他看着点。
所以,他把人接回来后,几乎不让她碰笔墨,不料,阿眸每日例行跟着傅姆识完字后,不曾提练字一事,却整日往他的书房里钻,还不翻书,专翻他屋子里的一些疏义折子,还有府里对外下发的文书。
前些日子还闹得要去铜驼街的尚书府。
按说,他如今已经开府,可以住到的尚书府去,但和惠坊这座张宅,是祖上传下来的,宽阔疏敞,他自小又住习惯了,所以不愿意搬挪过去。
除了他身边原有的主薄幕僚,后面征辟的八名掾属、文学、祭酒、记室,都住进了那边的尚书府。
张德前日还和他开玩笑说:尚书府内无尚书。
只是现如今,相比这些虚名,他更在意实利,他不愿意搬进那座官衙,但可以把自家这座宅子变成府衙,正好可以告诉大家,他所在之处,才是尚书府。
至于那些掾属等,和惠坊里还有好几座宅子,他打算,一并买下来,用来安置尚书府的属官。
张曦抬头,不知何时,夜空中已升起了一轮下弦月。
月光皎洁,明明亮亮。
映照出阿兄轻快的身影,还有阿耶凝重的神色。
小白猫肥肥,安静乖巧地待在胡月的怀里。
如果不出意外,阿兄大约会和那一辈子一样,远去凉州,每年返京一趟,阿耶仍旧会成为奸臣,唯一庆幸的,是阿娘活着,阿姐和姐夫也活着。
她身边多了个同她一道长大的净空小和尚。
她希望阿顾能提前回京,但她现在人小势弱,阿公顾跋身上背有不孝之名,除非阿耶能亲自出面,不然怎么都洗不掉,阿公顾跋身上的恶名。
但她一定要在阿顾七岁之前,把阿公顾跋调回洛京。
这样她不仅能提前见到阿顾,或许还能让阿顾免去丧父之痛。
她年已三岁,阿顾比她大两岁,所以,留给她的时间并不多,最迟,她要在明年秋日前,让阿公顾跋离开江南道东安县。
既然要伪造尚书府征辟的文书,不仅要拿到尚书府的官印,还需要阿耶的私印,另外,还有文书的字迹。
前些日子,她努力练字,主要是想练笔力,她年纪小,手上力道不足,写出来的字,总带着纤弱之风,只是练习了数月,依旧没有改进。
使得她不得不另辟他途,好在,净空小和尚虽然依旧不会说话,但她让他干啥,他都会做,并且,于书法一道上,竺法师都说了,净空颇有几分天资。
这个发现,让她特别高兴。
净空比她大上两岁,又是小郎君,手上的劲道,自是比她好上许多,于是她特意在阿耶的书房,翻找阿耶常用的几位文书的字迹,带去长秋寺,让净空临摹。
大约是阿耶松了口的缘故,接下来的日子,大兄都老老实实地待在府里,没有再往外面跑,府里也得地出现了和平。
就在这时,回清河参加庙见之礼的大姐和大姐夫,也快要回京,同时还带来一则喜讯。
(. = )
张曦从正房的屋子里走出来,一眼就看到阿耶拿着一把扫帚朝大兄张昕打去,陈义上前都拦不住,偏大兄直直站着,连闪躲的迹象都没有。
她只得大喊一声。
随着她这一喊,陈义满脸惊喜,心头连念了两声阿弥陀佛,张婴手头上的动作,更是一滞,眼看着扫帚要落到张昕身上了,才堪堪停了下来。
大约停得太突然,力道掌握得不好,整个扫帚从张婴手中脱力而出,掉落到一旁的地上。
张昕早就做好挨打的准备,预料的痛没有传来,回头,只见小妹张曦一脸慌张,迈着小短腿,噔噔下了台阶,朝他们跑来。
身后还跟着一只小白猫。
不等他去接,阿耶已先一步跑过去,“阿眸,你慢点,别摔着了。”
张婴伸手把小女儿抱进怀里,才问道:“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在这里,你那些傅姆和乳娘呢?”
一旁的陈义忙地提醒道:“郎主,傅姆和乳母不允许进书房的。”
“阿眸还小,身边不能没人,她乳母胡月不识字,瞧着也是个老实的,以后阿眸进书房,就让她陪着。”
“郎主……”
“不用说了,就这样。”张婴没听陈义的劝说,直接定了下来。
“阿耶别打阿兄好不好?”
张曦瞧着刚才的阵势,还有刚才在屋子隐隐听到的争执,大体上也猜到了几分,于是攀着阿耶的脖子求饶道,“阿兄不听话,我替阿耶打他,给阿耶出气。”
说着,还特意举了举自己握成拳的小手,手背上尽是肉乎乎的小凹。
张婴一见小女儿这副与他同仇敌忾的小模样,不由笑了,心头的十分怒气,登时去的九分,他自来疼爱孩子,又膝下零仃,能做出打儿子的举动,实在是长子太过气人了,话赶话,赶得没了退步的余地。
让小女儿这一打岔,倒也彻底冷静了下来,回转头,斜眼乜了眼长子,“你要是真想去凉州,接下来几个月,就给我老实点,过了年后,你想走我不拦你。”
只是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
与其日日防着,他偷偷溜走,张婴想着,还不如放手,最多,趁着这几个月的时间,多给儿子准备些人手,派放在他身边。
对于阿耶的突然松口,张昕很是意外,不过,却是喜闻乐见,至少看到了离开洛京的曙光,一直挺立的脊背,微微躬了下来,朝着阿耶拱手作揖,应了声唯。
待在阿耶怀里的张曦,也同样松了口气,她还真怕阿耶不管不顾,还要打阿兄一顿。
自从阿耶不许阿兄去凉州,把他拘在秘书监,阿兄心头就憋着一股子气,专门和阿耶作对,隔三差五的,俩人就要吵上一架。
连阿娘劝阿兄,都不管用。
“瞧你这一身的酒气,赶紧回自己院子里梳洗,早些歇息,明日给我去秘书监,不许请假。”张婴对长子交待一番,亲自送了小女儿回正院的西厢房。
他听华
令仪说,阿眸识字很快,尤其练字更勤快,让他看着点。
所以,他把人接回来后,几乎不让她碰笔墨,不料,阿眸每日例行跟着傅姆识完字后,不曾提练字一事,却整日往他的书房里钻,还不翻书,专翻他屋子里的一些疏义折子,还有府里对外下发的文书。
前些日子还闹得要去铜驼街的尚书府。
按说,他如今已经开府,可以住到的尚书府去,但和惠坊这座张宅,是祖上传下来的,宽阔疏敞,他自小又住习惯了,所以不愿意搬挪过去。
除了他身边原有的主薄幕僚,后面征辟的八名掾属、文学、祭酒、记室,都住进了那边的尚书府。
张德前日还和他开玩笑说:尚书府内无尚书。
只是现如今,相比这些虚名,他更在意实利,他不愿意搬进那座官衙,但可以把自家这座宅子变成府衙,正好可以告诉大家,他所在之处,才是尚书府。
至于那些掾属等,和惠坊里还有好几座宅子,他打算,一并买下来,用来安置尚书府的属官。
张曦抬头,不知何时,夜空中已升起了一轮下弦月。
月光皎洁,明明亮亮。
映照出阿兄轻快的身影,还有阿耶凝重的神色。
小白猫肥肥,安静乖巧地待在胡月的怀里。
如果不出意外,阿兄大约会和那一辈子一样,远去凉州,每年返京一趟,阿耶仍旧会成为奸臣,唯一庆幸的,是阿娘活着,阿姐和姐夫也活着。
她身边多了个同她一道长大的净空小和尚。
她希望阿顾能提前回京,但她现在人小势弱,阿公顾跋身上背有不孝之名,除非阿耶能亲自出面,不然怎么都洗不掉,阿公顾跋身上的恶名。
但她一定要在阿顾七岁之前,把阿公顾跋调回洛京。
这样她不仅能提前见到阿顾,或许还能让阿顾免去丧父之痛。
她年已三岁,阿顾比她大两岁,所以,留给她的时间并不多,最迟,她要在明年秋日前,让阿公顾跋离开江南道东安县。
既然要伪造尚书府征辟的文书,不仅要拿到尚书府的官印,还需要阿耶的私印,另外,还有文书的字迹。
前些日子,她努力练字,主要是想练笔力,她年纪小,手上力道不足,写出来的字,总带着纤弱之风,只是练习了数月,依旧没有改进。
使得她不得不另辟他途,好在,净空小和尚虽然依旧不会说话,但她让他干啥,他都会做,并且,于书法一道上,竺法师都说了,净空颇有几分天资。
这个发现,让她特别高兴。
净空比她大上两岁,又是小郎君,手上的劲道,自是比她好上许多,于是她特意在阿耶的书房,翻找阿耶常用的几位文书的字迹,带去长秋寺,让净空临摹。
大约是阿耶松了口的缘故,接下来的日子,大兄都老老实实地待在府里,没有再往外面跑,府里也得地出现了和平。
就在这时,回清河参加庙见之礼的大姐和大姐夫,也快要回京,同时还带来一则喜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