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谜 作者:书自清
分卷阅读24
唐谜 作者:书自清
分卷阅读24
只有焦尾可比。”
沈绥点头:“上元佳节于景风门外斗琴,也是一件风雅事,虽然会出不小的风头,但亦当无碍全局。”
沈缙无声问沈绥:
“阿姊,案子查得如何?”
沈绥苦笑一下,道:
“有些复杂,不少事情需要你们帮助我仔细查一查。”
沈缙安慰地抚了抚沈绥的手背。不多时,一行车马就入了道政坊,拐进了沈绥目前居住的小院。一下来这么多人,一时之间,这不大的小院立刻被占满了。因为不大方便,玄微子、从云与那姓呼延的壮汉便告辞,到不远处的客栈居住。
沈绥打开了马车后壁的机关,降下来一节坡段,启开固定沈缙轮椅的机关锁,带着沈缙从坡段下得马车。外界的寒风吹拂到了沈缙的身上,她呵出一口白气,眯着眼瞧了瞧日头,亮的有些睁不开眼。
“我们赶紧进去罢,别再着凉了。”说着,沈绥就推着沈缙入了正门。
沈家二郎沈缙新入长安,沈绥忙于接待安顿自不提。此刻大慈恩寺外,却来了新的客人。仔细一瞧,可不正是那黑布蒙眼的独行客吗?
独行客直接绕过正大门,打马来到了慈恩寺西面的侧门。抬手敲了几声十分有节奏的暗号,随即紧闭的侧门就开了,一名僧人并一名守门将士迎她进门。三人简单打个招呼,独行客就径直向西院而去。
不多时,这独行客竟是入了方丈院,沿长廊拐入西内院。敲了敲西内院的门,无涯的声音响起:
“来了。”
不多时门开,无涯见到门外的独行客,露出笑容,唤了一声:
“千鹤,你可回来了。三娘都有些急了。”
独行客千鹤笑道:
“三娘怎会急,她总是最稳重的。”
说话间,已经被无涯迎进门来。二人联袂入屋,向书房去。张若菡此刻刚用罢午食,正执卷看书,再过一会儿乏了便要歇个午觉。可以说,千鹤赶回来正及时。
“三娘,奴儿回来了。”千鹤跪在书房筵席之上,向张若菡行礼。
“快起来罢,何苦每次都行这般大礼,你年纪比我还大几月,我可要折寿。”张若菡放下手中的书,笑着伸手扶她起来。
“奴儿这是习惯改不过来了,三娘之恩奴儿无以为报,行大礼又何妨?”
“固执,对你来说是大恩,对我来说不过举手之劳。我知道东瀛那里礼节习惯更重,但在我这里不必如此,你既然认我为主了,就得遵从我的规矩。”
“喏。”
“师尊情况如何?”
“奴儿走时,已经大好。”
“这便好,怕是天冷,老人家难免犯旧疾。”
千鹤从袖袋中取出一个锦囊,呈给张若菡道:
“前段时日有人拜访法门寺,托住持转交此物给娘子,住持本想遣人送来,却忽然病倒,耽误了此事。恰逢奴儿前去看望,便顺道带了回来。住持说,带来此物之人是个中年男子,并未透漏姓名,样貌寻常,但气度十分沉稳,当不是寻常人。那人说,这锦囊只能娘子亲自打开看,住持以及奴儿都不知道其中内容。”
张若菡挑眉,拿过锦囊,解开后取出一封手书,三行两行读完,眉头一皱。随即她将此书丢于炭盆之中,火焰迅速吞噬了纸张。即将全部化为灰烬之际,隐约看到纸上残留的“晋国公主”的字样。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章有很多新人物登场,其中两个人物非常重要。一、沈缙;二、源千鹤。小绿字里先介绍其中一位:
【沈缙】沈绥的妹妹,字仲琴,乳名琴奴。从名字,就能看出是一位嗜琴如命的琴师。不过她的技能点并不止于音律与抚琴,她的头脑也非常聪慧,在行商、谋略方面都很有建树。沈绥擅书、画,她擅琴、棋。遗憾的是,她幼年受过重伤,腰部以下瘫痪,嗓子失声无法言语。后文还会详细地介绍她。
至于源千鹤,目前还算是一位身份隐藏中的角色,不便多说。只一点,她确实是东瀛人。唐代背景的文章,私以为忽略东瀛这个国度是十分缺失的。因而我专门加入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东瀛人角色。除了东瀛人,文中出现的呼延大叔、忽陀,都不是汉族人,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异邦人出现。
小书知道很多人一提日本就有情绪,我也有情绪,这不可避免。但小书也希望大家能认识到,大唐是一个多民族兼容并蓄、争奇斗艳的庞大帝国,后世的民族主义观念在当时是很弱势的,特别在玄宗早期,万邦来朝,大唐并非只是汉人的大唐,而是世界的大唐,长安是整个世界的中心,是诸多民族顶礼膜拜的大帝国。
安史之乱是所有唐后史家心头上的痛,这场变乱,不只是一场军事政变,更是一场国难,它改变了华夏国运,使得华夏民族的心胸就此萎缩。从那以后,狭隘的民族主义抬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类言语被奉为圭臬,再也看不到那种兼容并蓄,百花盛开的局面了。既然要写盛世,就不要带上后世的狭隘观念,小书我还是很有野心的,希望尽量写出盛唐的气度,那个时候的精神,正是如今的我们所匮乏的。
啰嗦这么多,也只是表达了一部分我个人对唐朝这个时代的看法。以后有机会,还会再和大家聊一聊心中的大唐。
ps:明日《唐谜》还会有更新。
第十四章
沈绥与沈缙一道用过午食,简单将案情与她说了,还未来得及叙上几句体己话,沈绥便换上官服,带着忽陀出了住处,一路骑快马赶到了京兆府。昨日与慕容辅、秦臻约好未初正点于京兆府研讨案情,她可不能迟到了。
抵达京兆府门口,沈绥和忽陀将马交给京兆府的马僮,然后快步入了府门。慕容辅应当是与守门的府兵打了招呼,因而并未有人阻拦她们。
议事堂位于京兆府府衙大堂的正后方,沈绥带着忽陀赶到时,议事堂外立了两队威风凛凛的飞骑禁军。沈绥眉头一皱,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怕不是,京兆府来了某位大人物罢。
果不出她所料,待他们跨入议事堂大门后,就见上首,有一人坐于胡床之上,慕容辅、秦臻都陪坐于下首,神情恭谦。这是个英气勃勃的女子,瞧着二十多岁的年纪,一身紫色的大翻领箭袖胡服,踩鹿皮马靴,手边搁着一柄金鞘大横刀,戎装亮相。一头乌黑长发简单地梳了个高髻,银冠簪之。额上系一条同服色的嵌玉抹额。一双杏眼波光流影、风采万千,眉宇间凌气逼人,高鼻与当今圣人一脉相承,红唇微薄,檀口嫣丽。五官立体饱满,一派天家气象,宏然大气。
沈绥跨入门内,见到此女子,连忙加紧脚步上前,撩起袍摆,半跪而下,抱拳行军礼,拜道:
“河南府法曹参
分卷阅读24
分卷阅读24
-
分卷阅读24
唐谜 作者:书自清
分卷阅读24
只有焦尾可比。”
沈绥点头:“上元佳节于景风门外斗琴,也是一件风雅事,虽然会出不小的风头,但亦当无碍全局。”
沈缙无声问沈绥:
“阿姊,案子查得如何?”
沈绥苦笑一下,道:
“有些复杂,不少事情需要你们帮助我仔细查一查。”
沈缙安慰地抚了抚沈绥的手背。不多时,一行车马就入了道政坊,拐进了沈绥目前居住的小院。一下来这么多人,一时之间,这不大的小院立刻被占满了。因为不大方便,玄微子、从云与那姓呼延的壮汉便告辞,到不远处的客栈居住。
沈绥打开了马车后壁的机关,降下来一节坡段,启开固定沈缙轮椅的机关锁,带着沈缙从坡段下得马车。外界的寒风吹拂到了沈缙的身上,她呵出一口白气,眯着眼瞧了瞧日头,亮的有些睁不开眼。
“我们赶紧进去罢,别再着凉了。”说着,沈绥就推着沈缙入了正门。
沈家二郎沈缙新入长安,沈绥忙于接待安顿自不提。此刻大慈恩寺外,却来了新的客人。仔细一瞧,可不正是那黑布蒙眼的独行客吗?
独行客直接绕过正大门,打马来到了慈恩寺西面的侧门。抬手敲了几声十分有节奏的暗号,随即紧闭的侧门就开了,一名僧人并一名守门将士迎她进门。三人简单打个招呼,独行客就径直向西院而去。
不多时,这独行客竟是入了方丈院,沿长廊拐入西内院。敲了敲西内院的门,无涯的声音响起:
“来了。”
不多时门开,无涯见到门外的独行客,露出笑容,唤了一声:
“千鹤,你可回来了。三娘都有些急了。”
独行客千鹤笑道:
“三娘怎会急,她总是最稳重的。”
说话间,已经被无涯迎进门来。二人联袂入屋,向书房去。张若菡此刻刚用罢午食,正执卷看书,再过一会儿乏了便要歇个午觉。可以说,千鹤赶回来正及时。
“三娘,奴儿回来了。”千鹤跪在书房筵席之上,向张若菡行礼。
“快起来罢,何苦每次都行这般大礼,你年纪比我还大几月,我可要折寿。”张若菡放下手中的书,笑着伸手扶她起来。
“奴儿这是习惯改不过来了,三娘之恩奴儿无以为报,行大礼又何妨?”
“固执,对你来说是大恩,对我来说不过举手之劳。我知道东瀛那里礼节习惯更重,但在我这里不必如此,你既然认我为主了,就得遵从我的规矩。”
“喏。”
“师尊情况如何?”
“奴儿走时,已经大好。”
“这便好,怕是天冷,老人家难免犯旧疾。”
千鹤从袖袋中取出一个锦囊,呈给张若菡道:
“前段时日有人拜访法门寺,托住持转交此物给娘子,住持本想遣人送来,却忽然病倒,耽误了此事。恰逢奴儿前去看望,便顺道带了回来。住持说,带来此物之人是个中年男子,并未透漏姓名,样貌寻常,但气度十分沉稳,当不是寻常人。那人说,这锦囊只能娘子亲自打开看,住持以及奴儿都不知道其中内容。”
张若菡挑眉,拿过锦囊,解开后取出一封手书,三行两行读完,眉头一皱。随即她将此书丢于炭盆之中,火焰迅速吞噬了纸张。即将全部化为灰烬之际,隐约看到纸上残留的“晋国公主”的字样。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章有很多新人物登场,其中两个人物非常重要。一、沈缙;二、源千鹤。小绿字里先介绍其中一位:
【沈缙】沈绥的妹妹,字仲琴,乳名琴奴。从名字,就能看出是一位嗜琴如命的琴师。不过她的技能点并不止于音律与抚琴,她的头脑也非常聪慧,在行商、谋略方面都很有建树。沈绥擅书、画,她擅琴、棋。遗憾的是,她幼年受过重伤,腰部以下瘫痪,嗓子失声无法言语。后文还会详细地介绍她。
至于源千鹤,目前还算是一位身份隐藏中的角色,不便多说。只一点,她确实是东瀛人。唐代背景的文章,私以为忽略东瀛这个国度是十分缺失的。因而我专门加入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东瀛人角色。除了东瀛人,文中出现的呼延大叔、忽陀,都不是汉族人,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异邦人出现。
小书知道很多人一提日本就有情绪,我也有情绪,这不可避免。但小书也希望大家能认识到,大唐是一个多民族兼容并蓄、争奇斗艳的庞大帝国,后世的民族主义观念在当时是很弱势的,特别在玄宗早期,万邦来朝,大唐并非只是汉人的大唐,而是世界的大唐,长安是整个世界的中心,是诸多民族顶礼膜拜的大帝国。
安史之乱是所有唐后史家心头上的痛,这场变乱,不只是一场军事政变,更是一场国难,它改变了华夏国运,使得华夏民族的心胸就此萎缩。从那以后,狭隘的民族主义抬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类言语被奉为圭臬,再也看不到那种兼容并蓄,百花盛开的局面了。既然要写盛世,就不要带上后世的狭隘观念,小书我还是很有野心的,希望尽量写出盛唐的气度,那个时候的精神,正是如今的我们所匮乏的。
啰嗦这么多,也只是表达了一部分我个人对唐朝这个时代的看法。以后有机会,还会再和大家聊一聊心中的大唐。
ps:明日《唐谜》还会有更新。
第十四章
沈绥与沈缙一道用过午食,简单将案情与她说了,还未来得及叙上几句体己话,沈绥便换上官服,带着忽陀出了住处,一路骑快马赶到了京兆府。昨日与慕容辅、秦臻约好未初正点于京兆府研讨案情,她可不能迟到了。
抵达京兆府门口,沈绥和忽陀将马交给京兆府的马僮,然后快步入了府门。慕容辅应当是与守门的府兵打了招呼,因而并未有人阻拦她们。
议事堂位于京兆府府衙大堂的正后方,沈绥带着忽陀赶到时,议事堂外立了两队威风凛凛的飞骑禁军。沈绥眉头一皱,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怕不是,京兆府来了某位大人物罢。
果不出她所料,待他们跨入议事堂大门后,就见上首,有一人坐于胡床之上,慕容辅、秦臻都陪坐于下首,神情恭谦。这是个英气勃勃的女子,瞧着二十多岁的年纪,一身紫色的大翻领箭袖胡服,踩鹿皮马靴,手边搁着一柄金鞘大横刀,戎装亮相。一头乌黑长发简单地梳了个高髻,银冠簪之。额上系一条同服色的嵌玉抹额。一双杏眼波光流影、风采万千,眉宇间凌气逼人,高鼻与当今圣人一脉相承,红唇微薄,檀口嫣丽。五官立体饱满,一派天家气象,宏然大气。
沈绥跨入门内,见到此女子,连忙加紧脚步上前,撩起袍摆,半跪而下,抱拳行军礼,拜道:
“河南府法曹参
分卷阅读24
分卷阅读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