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章病倒了
慕容恪死了,对于慕容垂而言,他也等于一半灵魂丢了。浑浑噩噩的慕容垂在仆人的帮助下,换了孝服。
当夜身在皇宫的冉明就接到了慕容府邸上的丧报。大臣任上丧亡,慕容恪也算是户部侍郎,朝廷正三品大官。内阁需要报春皇帝。朝廷有朝廷的规矩,也有一套完整的处理流程。冉明批复“让礼部先上一份章程!”
很快礼部把慕容恪封赏的格调给定了下来。“慕容恪身死许国,应该追封为户部尚书。”
中国政治官场在明宋之前,还是讲究君子政治,不算黑帐,不波脏水。人死为大,入土为安。只要不算太劣迹斑斑的大臣,都会按照定例,晋升一级,享受高一规格的葬礼。慕容恪是户部侍郎,这是正三品的官职,如果晋升一级,就是二品。二品官员享受国公丧葬标准。在整个封建社会,坟墓等级分明,官爵越高,墓地越大,坟头越高。如果把慕容恪以户部侍郎的标准丧葬,他只可以保留七十方墓地,墓高十四尺(约为三米二九)可是如果以户尚书恩赐丧葬,慕容恪就可以建八十方步的墓地,墓高十六尺(三米七六)。
冉明随即同意,对于慕容恪的谥号,冉明也没有小气,非常大放给他上了一个文康。文代表有经纬天地之才,慕容恪虽然才能不俗,说经纬天地也有些过了。康则代表“安乐抚民”,这点还勉强凑合。
就在慕容恪病亡之后,丧葬期间,慕容垂也丁忧,辞去了禁卫军第五步兵师少将师长的职务,白身在家。就在慕容恪顺利安葬之后,慕容垂开始遣散慕容家族的隐藏势力,如死士、细作还有暗中资助的几支马匪和草原部落。
已经抵达到长安的王猛,得知慕容垂的举动后,不由得暗道可惜。
王猛善相面,虽然他不以此为业,不过他在看人方面也极为准。在他看到慕容垂的时候,发现慕容垂和慕容恪虽为兄弟,性格却天差地别,慕容垂羁傲不逊,而慕容恪却谦逊。王猛看出慕容垂早有不臣之心,也在历史上一样,王猛给慕容垂挖了一个坑,等着慕容垂跳下去。然而随着慕容恪病亡,慕容垂幡然醒悟,悬崖勒马,让王猛感觉一拳打在棉花上,郁闷得要吐血。
虽然王猛感觉可惜,也没有太过在意。平定慕容垂之乱,对于王猛而言,只是锦上添花,有没有,都不会影响他的战略计划。当然,无论冉明和王猛,他们都认为魏国已经渡过了最危险的时刻,此时魏国不是一两次叛乱就可以撼动得了。
在历史上,唐朝对外战争也不是百战百胜,被人家吊打的时候也有,特别是吐蕃,在大伦噶尔钦陵率领下,整整压着了二三十年。大非川一战,噶尔钦陵大败薛仁贵,唐朝十余万大全军覆没,薛仁贵因此被贬。青海湖之战,噶尔钦陵大败李敬玄与刘审礼,唐朝又是十余万大军溃败,副帅刘审礼还做了俘虏。可是尽管大败特败,仍不改唐朝天可汗的威名。因为那个时候,唐朝积攒了足够强的实力和底蕴。死亡十数万军队,随时可以再拉起来数十万军队。
目前,魏国的也是如此。全民尚武好战,只要是热血男儿,最喜闻战鼓声响。哪怕是寻常捉拿一些悍匪或盗贼,周边百姓闻讯就会拿着武器,配合官府合围。
特别是位于漠南建立的府兵,区区一府府兵,都分布在方圆数百里的庞大区域内,这点兵力别说是相较较弱的府兵,就是正规军也无法做到完全防御。可是在多数时候,一个府斥候小队就敢追着数千胡骑跑。这当然不是因为这些府兵都是超人,因为胡人都清楚。魏国府兵虽然人少,战斗力也不算太强,可是只要攻击他们,就被视为挑衅魏国,魏国军队就会如同蝗虫过境一样,铺天盖地的横扫过去。这种报复手段,谁也不敢招惹魏国。
民强则强,民富则国富,国昌盛则民族昌盛,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更加强。
冉明的饮食非常简单,冉明并没有酒瘾,需要的时候可以喝点,并非那种无酒无菜不足以下饭的那种。一碗羊骨头汤,荤素冷热四道小菜,别说堂堂帝国皇帝,就是富裕人家这样的饭菜也有点寒酸。冉明吃得津津有味,却让皇后谢道韫微微不高兴。
谢道韫看着已经放过微冷,冉明却没有尝一口的人参燕窝汤.。心中叹了口气。
冉明道:“皇后,你怎么了?饭菜不对口味?”
谢道韫道:“陛下,从前国库空虚,您需要节俭,那也没有什么。可是现在,我大魏国富民强,何差您这一吨饭食呢?”
冉明道:“不是朕吃不起山珍海味,也不是朕要做秀,只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个习惯是要不得的。朕作为一国之主,标榜天下,朕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天下效仿,若是皇宫之中,只有朕一人,朕尚可自制。然而朕的皇子们,就没有那个高的自制力了。从小娇生惯养、尤其是长于妇人之手的贵族子弟,十有九废。朕可不希望将来有一天,这个国家和朕的家族,毁在朕自己生养的败家子手上!”
说到这里,谢道韫非常赞许的点点头,道:“其实有一件事,陛下应该考虑了!”
“何事?”冉明不解的问道。
“静文的婚事啊!”谢道韫道:“如今她已是二九大姑娘了,陛下也不怕她将来嫁不出去?”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静文虽非朕的亲生女儿,但也视为已出。”冉明道:“静文的婚事,皇后可作主,朕只有一个要求,朕不计较对方是什么家世,什么背景,有一点,必须是静文喜欢的。”
谢道韫道:“静文如果喜欢上了一个庶民,陛下也同意?”
冉明道:“别说是庶民,就是一个乞丐,如果他们两情相悦,朕也绝不阻挠!不光是静文、昐儿、昀儿的婚事,也是同样的原则。”
谢道韫听了冉明的话,微微叹息的摇摇头。谢道韫知道,冉明可绝对不是说着玩的,以冉明的秉性,他还真得做得出来。
婚姻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讲究一个门当户对。冉明非常清楚,即使是门当户对,人品也有天差地别,不是所有的高门子弟都是杰出人才,同样,也不是所有寒门庶子,都是一无是处。在冉明看来,这只要两个人可以情投意合,就可以结为夫妻。
谢道韫与冉明结婚之后,还有一条“不成文”的默契,那就是子女教育,主导权虽然在谢道韫之手,但是冉明的意见也绝对不可以忽视。无论是冉昐还是冉昀,他们两个的文化知识都不是冉明教授的,但是二人和众皇子一样,潜意识里在学习冉明。
看着谢道韫沉默着,冉明淡淡的道:“朕打算让昀儿和昐儿去安西历练两年!”
闻言,谢道韫的眼泪不住的流了下来。谢道韫哽咽道:“陛下还没有拿定注意吗?”
冉明道:“手心手背都是肉,朕一时之间难以决断。去安西历练两年,算是最后的考核吧!”
“皇位只有一个,两人肯定会有一个失败者,你打算怎么做?”谢道韫深知夺嫡的残酷性,毕竟未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保证谁是胜利者。历朝历代,夺嫡失败的下场都非常惨,谢道韫非常担忧冉昀的下场。
“虎毒不食子,朕的每一个儿子都不是多余的!”冉明道:“失败了那就失败了,朕准其海外建国称王。”
“山水迢迢,远隔万里,那岂不是今生难以相见?”谢道韫感觉心里更苦。
冉明道:“怎么会呢?铁路会越修越远,火车也会越跑越快。现在我们魏国火车可以一日千里,即使万里,也不过半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打一个来回。将来火车肯定可以提速,别说一日千里,就是一日两千里,三千里也不是没有可能。那个时候,距离就真正变近了。别说火车,轮船也是一样,朕当初从宁远回来,即使一路满帆前行,也足足航行了将近两个月,将来蒸汽机轮船,可以不分昼夜,也可以不用担忧风向,速度肯定可以更快。”
有些事情,谢道韫是肯定无法阻止冉明的意志,皇子封王,按制封号可以大略分为以国名为号(即所说的一字王)和以郡县名为号(即所说的二字王)。一字王为国王及亲王,国名基本上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国名,一般以“秦、晋、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因为这四个封号代表的国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接下来是“周、鲁、赵、魏、梁、燕、代、韩、宋、吴、越”等一档次。
可是冉明偏偏不按制封王,而是改封海外。冉明的用意其实既不是汉朝的实封,也不是明清的虚封。而是把皇子们分封海外,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真正可以作主的国家,国王也不是臣子可以监视的傀儡。
冉明的终极目标就是打造一个类似大英联邦帝国的国家,把海外由各个皇子建立的邦国,联邦的形式,在政治、军事、财政经济和文化上做到同进共退。这事实上和中国古代的藩国体系并不冲突。
当然,现在这个只是冉明初步的想法。准备利用两年的时间再考核一下冉昐和冉昀,然后大规模分封皇子甚至是冉裕、冉智的后代。事实上冉明也想打造一个类似于大唐天可汗的世界性组织。在这个通讯技术并不发达的时代,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世界性大国是根本不现实的。只能按照各个地区的民族成份,和生活习惯进行分而治之。
大英联邦帝国拥有五十二个联邦国家,总人口十八亿人,经济总量占据了世界的五分之一。仍是世界超级大国,谁也无法忽视的超级力量。
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冉明是秉承穷养儿,富养女的宗旨去做的。不要轻易让男孩子得到他想得到的,这叫锻炼,得到锻炼的男孩子,其潜力越来越大。不要轻易让女孩子失去她将失去的,这叫珍惜,没有失去的女孩子。其价值越来越高。
冉明硬压着太子之位不虚悬,就是给所有的儿子们一个希望,而不是让他们感觉失去了奋斗目标和希望。当然,在冉明眼中,他所有的儿子,无论嫡子还是庶子,都是他的儿子,只要能力足够,就可以承继他的江山社稷。
对于冉明独断独行,魏国并朝野内外并没有什么微词。唯有册立太子方面,传出不少非议。毕竟一个国家,不能只有皇帝,还要有储君。万一皇帝出现意外和变故,也可以按照顺位制度,太子登基,而不是要陷入内乱。
权力这个东西,放下去容易,要想收回来就困难了。内阁首相才是魏国真正的大权在握,无论军事、民政、再或者经济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修建,内阁都有绝对的权力,这可是无冕之王。
冉明虽然可以依靠他的威望,随时从内阁把权力拿回来。可是将来新君要想拿回权力,就肯定难了。到时候皇权和相权肯定有一番争斗。
对于魏国这种局面,可以说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冉明这么做的真正原因就是为了削弱皇权。在层层迷雾的未来,很多人看不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可是冉明却可以透过迷雾,清晰的看到遥远的未来。
冉昐和冉昀各带二十名部曲,辞别了家人,开始登上旅程。对于二人而言,这些年的时间,超过一半都在皇宫之外,似乎他们都习惯了这种漂泊的生活。但是这次他们离邺,对冉昐和冉昀的感觉格外不同,除了心中对家人的牵挂与不舍,还多了对未来的担忧。
魏国东宫之位虚悬已久,要说冉昐和冉昀对东宫之位不动心,那绝对是骗人的鬼话。别说别人不相信,恐怕他们自己都不相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冉昐和冉昀算是深切的体会到了冉明的真正用意。冉明可不想他和冉闵以及无法血性男儿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国家毁在败家仔手中。
一路轻装西行,在经洛阳过长安之后,终于在陈仓地界,二人赶上了安西大督护王猛一行人。王猛一行的队伍非常庞大,原本拥有朝廷委派的一百九十三个县令、以县丞、主薄外加三十五个郡太守,以及两州刺史和佐官,整个队伍足足两千多名大小官员。光依靠这些官员事实上是无法治理好安西之地的,当然后续会陆续迁移一十九万府兵和其家眷,动员近百万人口迁徙,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安西的汉胡民族比例,进行教化、同化。
就在冉昐和冉昀追上王猛率领的安西文官队伍时,王猛正在拿着冉明写给安西大将军刘科的公开信。当年先皇揭师起义,率领华夏热血男儿打碎了胡人强加给我们的枷锁,推翻了欺压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的胡人。我们大魏从无到有,从弱变强,我们大魏忠勇无畏的将士用他们手中的刀枪,为了我们华夏女儿争取到了我们应有的尊严和自由。虽然时隔多年,大魏将士手中的刀枪早已染满了鲜血,我们虽然匡复了华夏故土,重建了我们的家园。
有人说,胡害已除,应该到了刀兵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了。可是朕要说,这种想法太天真了,朕不要朕的将士们收回手中的刀枪,朕决定,趁着将士们热血未冷,用将士们手中刀枪继续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谋求一个新的世界秩序。
现在我们锋利的刀枪无人能挡,大魏军威赫赫,所向睥睨。虽然魏国的领土已经不算小了,可是朕感觉魏国还不够大,我们的敌人依然很多。能给子孙挣得亿万家财,却不留给子孙下家财万贯。能给子孙留下良田万倾,绝不留下良田万亩。只要咱们积攒的家业足够大,就算将来儿孙中有几个败家仔,那也可以多败几年。
每一个人都将生活的更好!每一个人都将享受到新的未来!大魏帝国将成为这个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典范,为了我们共同的幸福生活,请将士们相信朕,相信我们的帝国,我们这一代人浴血奋战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打造一个万世太平,幸福未来。
慕容恪死了,对于慕容垂而言,他也等于一半灵魂丢了。浑浑噩噩的慕容垂在仆人的帮助下,换了孝服。
当夜身在皇宫的冉明就接到了慕容府邸上的丧报。大臣任上丧亡,慕容恪也算是户部侍郎,朝廷正三品大官。内阁需要报春皇帝。朝廷有朝廷的规矩,也有一套完整的处理流程。冉明批复“让礼部先上一份章程!”
很快礼部把慕容恪封赏的格调给定了下来。“慕容恪身死许国,应该追封为户部尚书。”
中国政治官场在明宋之前,还是讲究君子政治,不算黑帐,不波脏水。人死为大,入土为安。只要不算太劣迹斑斑的大臣,都会按照定例,晋升一级,享受高一规格的葬礼。慕容恪是户部侍郎,这是正三品的官职,如果晋升一级,就是二品。二品官员享受国公丧葬标准。在整个封建社会,坟墓等级分明,官爵越高,墓地越大,坟头越高。如果把慕容恪以户部侍郎的标准丧葬,他只可以保留七十方墓地,墓高十四尺(约为三米二九)可是如果以户尚书恩赐丧葬,慕容恪就可以建八十方步的墓地,墓高十六尺(三米七六)。
冉明随即同意,对于慕容恪的谥号,冉明也没有小气,非常大放给他上了一个文康。文代表有经纬天地之才,慕容恪虽然才能不俗,说经纬天地也有些过了。康则代表“安乐抚民”,这点还勉强凑合。
就在慕容恪病亡之后,丧葬期间,慕容垂也丁忧,辞去了禁卫军第五步兵师少将师长的职务,白身在家。就在慕容恪顺利安葬之后,慕容垂开始遣散慕容家族的隐藏势力,如死士、细作还有暗中资助的几支马匪和草原部落。
已经抵达到长安的王猛,得知慕容垂的举动后,不由得暗道可惜。
王猛善相面,虽然他不以此为业,不过他在看人方面也极为准。在他看到慕容垂的时候,发现慕容垂和慕容恪虽为兄弟,性格却天差地别,慕容垂羁傲不逊,而慕容恪却谦逊。王猛看出慕容垂早有不臣之心,也在历史上一样,王猛给慕容垂挖了一个坑,等着慕容垂跳下去。然而随着慕容恪病亡,慕容垂幡然醒悟,悬崖勒马,让王猛感觉一拳打在棉花上,郁闷得要吐血。
虽然王猛感觉可惜,也没有太过在意。平定慕容垂之乱,对于王猛而言,只是锦上添花,有没有,都不会影响他的战略计划。当然,无论冉明和王猛,他们都认为魏国已经渡过了最危险的时刻,此时魏国不是一两次叛乱就可以撼动得了。
在历史上,唐朝对外战争也不是百战百胜,被人家吊打的时候也有,特别是吐蕃,在大伦噶尔钦陵率领下,整整压着了二三十年。大非川一战,噶尔钦陵大败薛仁贵,唐朝十余万大全军覆没,薛仁贵因此被贬。青海湖之战,噶尔钦陵大败李敬玄与刘审礼,唐朝又是十余万大军溃败,副帅刘审礼还做了俘虏。可是尽管大败特败,仍不改唐朝天可汗的威名。因为那个时候,唐朝积攒了足够强的实力和底蕴。死亡十数万军队,随时可以再拉起来数十万军队。
目前,魏国的也是如此。全民尚武好战,只要是热血男儿,最喜闻战鼓声响。哪怕是寻常捉拿一些悍匪或盗贼,周边百姓闻讯就会拿着武器,配合官府合围。
特别是位于漠南建立的府兵,区区一府府兵,都分布在方圆数百里的庞大区域内,这点兵力别说是相较较弱的府兵,就是正规军也无法做到完全防御。可是在多数时候,一个府斥候小队就敢追着数千胡骑跑。这当然不是因为这些府兵都是超人,因为胡人都清楚。魏国府兵虽然人少,战斗力也不算太强,可是只要攻击他们,就被视为挑衅魏国,魏国军队就会如同蝗虫过境一样,铺天盖地的横扫过去。这种报复手段,谁也不敢招惹魏国。
民强则强,民富则国富,国昌盛则民族昌盛,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更加强。
冉明的饮食非常简单,冉明并没有酒瘾,需要的时候可以喝点,并非那种无酒无菜不足以下饭的那种。一碗羊骨头汤,荤素冷热四道小菜,别说堂堂帝国皇帝,就是富裕人家这样的饭菜也有点寒酸。冉明吃得津津有味,却让皇后谢道韫微微不高兴。
谢道韫看着已经放过微冷,冉明却没有尝一口的人参燕窝汤.。心中叹了口气。
冉明道:“皇后,你怎么了?饭菜不对口味?”
谢道韫道:“陛下,从前国库空虚,您需要节俭,那也没有什么。可是现在,我大魏国富民强,何差您这一吨饭食呢?”
冉明道:“不是朕吃不起山珍海味,也不是朕要做秀,只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个习惯是要不得的。朕作为一国之主,标榜天下,朕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天下效仿,若是皇宫之中,只有朕一人,朕尚可自制。然而朕的皇子们,就没有那个高的自制力了。从小娇生惯养、尤其是长于妇人之手的贵族子弟,十有九废。朕可不希望将来有一天,这个国家和朕的家族,毁在朕自己生养的败家子手上!”
说到这里,谢道韫非常赞许的点点头,道:“其实有一件事,陛下应该考虑了!”
“何事?”冉明不解的问道。
“静文的婚事啊!”谢道韫道:“如今她已是二九大姑娘了,陛下也不怕她将来嫁不出去?”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静文虽非朕的亲生女儿,但也视为已出。”冉明道:“静文的婚事,皇后可作主,朕只有一个要求,朕不计较对方是什么家世,什么背景,有一点,必须是静文喜欢的。”
谢道韫道:“静文如果喜欢上了一个庶民,陛下也同意?”
冉明道:“别说是庶民,就是一个乞丐,如果他们两情相悦,朕也绝不阻挠!不光是静文、昐儿、昀儿的婚事,也是同样的原则。”
谢道韫听了冉明的话,微微叹息的摇摇头。谢道韫知道,冉明可绝对不是说着玩的,以冉明的秉性,他还真得做得出来。
婚姻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讲究一个门当户对。冉明非常清楚,即使是门当户对,人品也有天差地别,不是所有的高门子弟都是杰出人才,同样,也不是所有寒门庶子,都是一无是处。在冉明看来,这只要两个人可以情投意合,就可以结为夫妻。
谢道韫与冉明结婚之后,还有一条“不成文”的默契,那就是子女教育,主导权虽然在谢道韫之手,但是冉明的意见也绝对不可以忽视。无论是冉昐还是冉昀,他们两个的文化知识都不是冉明教授的,但是二人和众皇子一样,潜意识里在学习冉明。
看着谢道韫沉默着,冉明淡淡的道:“朕打算让昀儿和昐儿去安西历练两年!”
闻言,谢道韫的眼泪不住的流了下来。谢道韫哽咽道:“陛下还没有拿定注意吗?”
冉明道:“手心手背都是肉,朕一时之间难以决断。去安西历练两年,算是最后的考核吧!”
“皇位只有一个,两人肯定会有一个失败者,你打算怎么做?”谢道韫深知夺嫡的残酷性,毕竟未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保证谁是胜利者。历朝历代,夺嫡失败的下场都非常惨,谢道韫非常担忧冉昀的下场。
“虎毒不食子,朕的每一个儿子都不是多余的!”冉明道:“失败了那就失败了,朕准其海外建国称王。”
“山水迢迢,远隔万里,那岂不是今生难以相见?”谢道韫感觉心里更苦。
冉明道:“怎么会呢?铁路会越修越远,火车也会越跑越快。现在我们魏国火车可以一日千里,即使万里,也不过半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打一个来回。将来火车肯定可以提速,别说一日千里,就是一日两千里,三千里也不是没有可能。那个时候,距离就真正变近了。别说火车,轮船也是一样,朕当初从宁远回来,即使一路满帆前行,也足足航行了将近两个月,将来蒸汽机轮船,可以不分昼夜,也可以不用担忧风向,速度肯定可以更快。”
有些事情,谢道韫是肯定无法阻止冉明的意志,皇子封王,按制封号可以大略分为以国名为号(即所说的一字王)和以郡县名为号(即所说的二字王)。一字王为国王及亲王,国名基本上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国名,一般以“秦、晋、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因为这四个封号代表的国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接下来是“周、鲁、赵、魏、梁、燕、代、韩、宋、吴、越”等一档次。
可是冉明偏偏不按制封王,而是改封海外。冉明的用意其实既不是汉朝的实封,也不是明清的虚封。而是把皇子们分封海外,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真正可以作主的国家,国王也不是臣子可以监视的傀儡。
冉明的终极目标就是打造一个类似大英联邦帝国的国家,把海外由各个皇子建立的邦国,联邦的形式,在政治、军事、财政经济和文化上做到同进共退。这事实上和中国古代的藩国体系并不冲突。
当然,现在这个只是冉明初步的想法。准备利用两年的时间再考核一下冉昐和冉昀,然后大规模分封皇子甚至是冉裕、冉智的后代。事实上冉明也想打造一个类似于大唐天可汗的世界性组织。在这个通讯技术并不发达的时代,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世界性大国是根本不现实的。只能按照各个地区的民族成份,和生活习惯进行分而治之。
大英联邦帝国拥有五十二个联邦国家,总人口十八亿人,经济总量占据了世界的五分之一。仍是世界超级大国,谁也无法忽视的超级力量。
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冉明是秉承穷养儿,富养女的宗旨去做的。不要轻易让男孩子得到他想得到的,这叫锻炼,得到锻炼的男孩子,其潜力越来越大。不要轻易让女孩子失去她将失去的,这叫珍惜,没有失去的女孩子。其价值越来越高。
冉明硬压着太子之位不虚悬,就是给所有的儿子们一个希望,而不是让他们感觉失去了奋斗目标和希望。当然,在冉明眼中,他所有的儿子,无论嫡子还是庶子,都是他的儿子,只要能力足够,就可以承继他的江山社稷。
对于冉明独断独行,魏国并朝野内外并没有什么微词。唯有册立太子方面,传出不少非议。毕竟一个国家,不能只有皇帝,还要有储君。万一皇帝出现意外和变故,也可以按照顺位制度,太子登基,而不是要陷入内乱。
权力这个东西,放下去容易,要想收回来就困难了。内阁首相才是魏国真正的大权在握,无论军事、民政、再或者经济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修建,内阁都有绝对的权力,这可是无冕之王。
冉明虽然可以依靠他的威望,随时从内阁把权力拿回来。可是将来新君要想拿回权力,就肯定难了。到时候皇权和相权肯定有一番争斗。
对于魏国这种局面,可以说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冉明这么做的真正原因就是为了削弱皇权。在层层迷雾的未来,很多人看不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可是冉明却可以透过迷雾,清晰的看到遥远的未来。
冉昐和冉昀各带二十名部曲,辞别了家人,开始登上旅程。对于二人而言,这些年的时间,超过一半都在皇宫之外,似乎他们都习惯了这种漂泊的生活。但是这次他们离邺,对冉昐和冉昀的感觉格外不同,除了心中对家人的牵挂与不舍,还多了对未来的担忧。
魏国东宫之位虚悬已久,要说冉昐和冉昀对东宫之位不动心,那绝对是骗人的鬼话。别说别人不相信,恐怕他们自己都不相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冉昐和冉昀算是深切的体会到了冉明的真正用意。冉明可不想他和冉闵以及无法血性男儿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国家毁在败家仔手中。
一路轻装西行,在经洛阳过长安之后,终于在陈仓地界,二人赶上了安西大督护王猛一行人。王猛一行的队伍非常庞大,原本拥有朝廷委派的一百九十三个县令、以县丞、主薄外加三十五个郡太守,以及两州刺史和佐官,整个队伍足足两千多名大小官员。光依靠这些官员事实上是无法治理好安西之地的,当然后续会陆续迁移一十九万府兵和其家眷,动员近百万人口迁徙,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安西的汉胡民族比例,进行教化、同化。
就在冉昐和冉昀追上王猛率领的安西文官队伍时,王猛正在拿着冉明写给安西大将军刘科的公开信。当年先皇揭师起义,率领华夏热血男儿打碎了胡人强加给我们的枷锁,推翻了欺压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的胡人。我们大魏从无到有,从弱变强,我们大魏忠勇无畏的将士用他们手中的刀枪,为了我们华夏女儿争取到了我们应有的尊严和自由。虽然时隔多年,大魏将士手中的刀枪早已染满了鲜血,我们虽然匡复了华夏故土,重建了我们的家园。
有人说,胡害已除,应该到了刀兵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了。可是朕要说,这种想法太天真了,朕不要朕的将士们收回手中的刀枪,朕决定,趁着将士们热血未冷,用将士们手中刀枪继续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谋求一个新的世界秩序。
现在我们锋利的刀枪无人能挡,大魏军威赫赫,所向睥睨。虽然魏国的领土已经不算小了,可是朕感觉魏国还不够大,我们的敌人依然很多。能给子孙挣得亿万家财,却不留给子孙下家财万贯。能给子孙留下良田万倾,绝不留下良田万亩。只要咱们积攒的家业足够大,就算将来儿孙中有几个败家仔,那也可以多败几年。
每一个人都将生活的更好!每一个人都将享受到新的未来!大魏帝国将成为这个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典范,为了我们共同的幸福生活,请将士们相信朕,相信我们的帝国,我们这一代人浴血奋战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打造一个万世太平,幸福未来。